清华大学范红(清华大学 范红)

 2023-02-24  阅读 734  评论 0

摘要:大家好今天来介绍清华大学范红的问题,以下是大苏人才网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范红的介绍
2、申请加入作协,论文的作用,怕是比鸡肋不如,但对我仍有用
3、第五届成都论坛举行 城市形象全媒体国际传播成都倡议发布
4、四川师范大学外事学院的

大家好今天来介绍清华大学范红的问题,以下是大苏人才网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清华大学范红(清华大学 范红)-第1张-职场百科-大苏人才网

范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牛津大学跨文化传播博士。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学术总监,城市品牌研究室主任,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国际部主任。


申请加入作协,论文的作用,怕是比鸡肋不如,但对我仍有用


最近,我在整理申请加入作协的材料,因文学作品单薄了点,我把发表在公开刊物上的论文都翻了出来。

居然,在中国知网上找到3篇我发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有一篇论文还被清华大学传播学范红教授收录到她主编的一本书里。

我觉得有点奇怪,14年前,硕士研究生期间,我能发3篇核心期刊论文,似乎研究能力还不错,找工作时,自己为什么没有想过进高校呢?

我认真回想,当初的想法,挺自卑,觉得自己难以胜任高校的理论研究,自己去给学生上课,可别误人子弟。

当时,心里还有点暗自清高,认为文科生,搞理论研究对实际工作和生活的价值很难说,还不如进社会,早点工作。

瞧,那时挺把自己当根葱的,自卑又自负,实际幼稚,装成熟。

那篇被收录进书里的论文,给我印象深刻,其实是一篇学期课程专题论文作业。

我曾在课堂亲眼见任课老师毫不客气地批评某男同学的论文作业:“原来你本科学中文,跨专业考进来的,怪不得,一点也不专业”,男同学满面通红,不敢吱声。

我很担心,轮到自己讲解作业也挨批。老实说,我本科学旅游专业,跟新闻传播专业跨得更远,我的专业基础更差。

好在班上13个同学,我的学号是11号,差不多到学期末才轮到我讲解作业,还有时间弥补一二。

幸好不像我那个倒霉的男同学,他的学号是1号,首当其冲。

畏惧让我产生压力和动力。我列了张长长的学期必读书目清单,给老师过目,他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我暗暗舒服了一口气。

整个学期,我看了30多本与研究课题相关的书,为查找资料,泡了无数个夜晚和周末的图书馆,牺牲很多休息时间,才完成这篇像样的课程专题论文。

作业顺利过关后,我投稿到某核心期刊,在忐忑不安中,接到论文被征用的通知,一颗一直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

不久,我收到刊登我论文的杂志,看到自己的名字,我觉得一学期的辛劳,有了着落,还挺值得的。

今天,再看到自己当初辛辛苦苦写的论文,这些对加入作协来说,无非是个鸡肋式的参考,好胜于无的补充。

但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我看到自己,其实挺具备死磕的精神。

论文对我来说,价值不大,但这种不怕困难,死磕到底,专注一心的做事方式,对今天写文,同样非常适应。

我从来算不上一个反应快捷、聪明伶俐的人,但逼自己一把,在写稿上坚持到底、死磕硬逼,这点蛮力气还是有的。

在加入作协的路上,这些鸡肋论文,对我来说,更大的价值在这里。

第五届成都论坛举行 城市形象全媒体国际传播成都倡议发布


《城市全媒体国际传播的“成都倡议”》主要内容包括:加快融媒发展,探索形象塑造新路径;营造清朗空间,厚植全域传播新土壤;找准城市定位,打造城市认知新名片;挖掘人文记忆,谱写城市故事新篇章;落实技术赋能,聚焦产品迭代新空间;实现生动表达,把握受众差异新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激活全员媒体新动能;倡导城市携手,搭建交流合作新平台。
讲好城市故事,做好对外传播。以“全媒体时代城市形象国际传播新路径”为主题的第五届成都论坛于12月11日在成都举行。论坛汇聚网信部门负责人、学界专家、网络媒体代表、政务新媒体代表等各界人士,就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国际影响力提升,分享经验、共谋发展。论坛发布了《城市形象全媒体国际传播的成都倡议》。
论坛由人民网主办,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成都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人民在线承办。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利,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张勇,人民网党委委员、董事、副总裁唐维红,四川省委网信办副主任胡卫东,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曾义在论坛上致辞。人民日报社四川分社社长林治波出席论坛。
马利在致辞时指出,全媒体时代的城市形象传播,要做好顶层设计,牢牢把握移动互联网发展态势,紧跟5G、融媒体发展步伐,统筹协调多种资源,国家中心城市要做好“排头兵”。要推进“硬件”与“软件”建设齐头并进,既包含企业“走出去”、营商环境优化、蓝天保卫战等硬性指标,也包含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提升城市人文情怀等软性元素。要切实增强国际传播意识。国际会议、留学互动、游戏“出海”等多样化交流渠道正为普通民众提供接触世界的机会,要继续开拓城市形象国际传播渠道,吸引更多机构和个人主动参与。
张勇在致辞中认为,城市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元素,城市形象直接影响着国家形象。做好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风采,具有重要意义。为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优势,更好地传播城市形象,他建议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构建多元网络国际传播体系,加强先进信息技术应用。
唐维红介绍,努力讲好城市治理故事、城市文化故事、城市百姓故事,让中国的城市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读懂中国城市,是人民网近年来对外传播的重点之一。她表示,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城市的故事,需要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需要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胡卫东在发言中指出,重视城市形象建设和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共识。互联网快速发展,极大丰富了国际传播策略、方式与手段。举办成都论坛,分享经验、谋求发展,对城市形象建设、提升城市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成都论坛搭建了互联网政产学界的交流平台,架设了各方主动对接携手并进的桥梁,必将为提升四川国际传播能力作出有益阐释、提供强大助力。
曾义在致辞中介绍,成都已确立了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战略定位,正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抓住全媒体快速发展契机,近年来成都系统谋划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形象定位,体系化塑造国际语境下的城市价值、气质、活力,正整合多部门力量、形成联动机制,努力构建城市形象国际传播“一盘棋”格局。他表示,成都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充分学习吸收各方智慧和经验,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国际传播能级。
论坛现场,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了重磅报告《全媒体与新路径:城市国际互联网形象研究报告》。该报告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城市国际传播面临的新形势,总结了国内外知名城市开展国际传播的现状和特点,将为我国城市利用国际互联网塑造形象提供借鉴。
论坛还发布了《城市全媒体国际传播的“成都倡议”》。主要内容包括:加快融媒发展,探索形象塑造新路径;营造清朗空间,厚植全域传播新土壤;找准城市定位,打造城市认知新名片;挖掘人文记忆,谱写城市故事新篇章;落实技术赋能,聚焦产品迭代新空间;实现生动表达,把握受众差异新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激活全员媒体新动能;倡导城市携手,搭建交流合作新平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范红在“城市品牌新媒体传播策略”主题演讲中提出了城市品牌传播要重视社交媒体矩阵的利用,重视个性化的故事性叙事,从体验的视角来增强感染力等建议。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院长陈先红结合成都实际情况谈到城市故事IP的生产及跨媒介叙事策略,建议打造“人”“事”“物”“场”“境”五大IP符号,构建成都故事世界。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从“‘软实力30强’看全球形象传播”这个角度发表演讲,他认为讲好城市故事要文化先行,用好文化资本,还要有经济支撑、政治突破,突出城市发展,彰显为民服务。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柯荣谊在论坛上谈了国际传播视野下的城市海外形象构建。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朱晓茜分享了通过内容生产和建设塑造上海国际形象的一些做法。
下午,主题为“融媒体赋能城市形象创新叙事”、“国际城市网络传播和品牌营销”的两场分论坛分别举行,嘉宾围绕主题分享国内城市借力互联网与融媒体构建城市形象,探讨国际名城如何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进行城市营销。
成都论坛已经成功举办四届,每届论坛均聚焦互联网发展的社会前沿问题。2013年,论坛就“改善网络舆论生态”达成八条《成都共识》;2014年,被称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元年,论坛专门就“改善移动舆论场生态”提出八条《成都主张》;2015年,“网络正能量”传播成为社会最大关切之一,论坛就“网上正能量建设”提出八条《成都倡议》;2017年,论坛针对“全面落实十九大精神,引领网民走进新时代”提出七条《成都愿景》。

四川师范大学外事学院的师资力量


“名家执教,名师导学”是外事学院的一大特色。外事学院的教师队伍由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和具有广博学识的社会成功人士组成 , 并由龚登墉、杨伯安、朱通伯、夏政、周光亚、林家修、谭昌光、李章贵、 Susan K.Thomas 、 Dennis L.James 等国内外知名教授及原四川师范大学校党委组织部部长现外事学院党总支书记冯明智教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辜正坤教授、清华大学外语系副主任范红教授、原华西医科大学英语系主任柯吉贵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曹德骏教授、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原行长助理谢晋教授、四川省旅游协会秘书长田光占教授领衔。此外,负责学院部门工作的张毓度教授、贺宗元副教授、高鹏副教授、黄毅副教授都曾担任高校外语系主任,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学院拥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共191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42人,外籍教师9人,已取得博士学位33人,在读博士学位18 人,已取得硕士学位13人。教学语种涉及英、日、法、德四种。学院教师独撰、主编、编译、参编专著、辞书、译著、译文等58部(编),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该院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是由来自省内外各重点院校,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的优秀骨干教师组成。他们的授课,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同学们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外事学院以其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教学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华大学范红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与下方留言删除。

原文链接:https://www.pipacg.com/work/qhdxfh.html

发表评论:

验证码

大苏人才网

  • 内容366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大苏人才网助您在职场、生活、学习中一臂之力,考研考试、考各类职业资格证等,尽在大苏人才网!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电话:
官方微信:sqwc66
Email:1727058@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3 大苏人才网 Inc. 苏ICP备10208146号

页面耗时0.0145秒, 内存占用302.83 KB, 访问数据库24次